愛森管理顧問
  • 關於愛森
  • 最新消息
  • 服務項目
  • 教育訓練
  • 聯繫信息

Awesome Course
制度與真實世界的權衡

網購不取貨 小心惹上禍

     
         阿銘是一名網路商家,在網路上販售自己代購的韓國生活用品,並與超商合作貨到付款。一日,阿銘在整理貨品時,於商城的通知訊息中得知今日有筆大訂單,有買家欲購買共一百支粉刺去除棒,讓阿銘迅速將商品包裝完畢並寄出至超商,並通知買主前往取貨。孰不知,經過了兩個禮拜,阿銘遲遲未收到付款,並接到通知買主退貨,讓阿銘又取回該商品,另負擔相關運費,讓阿銘極為失望。

        兩天後,同樣帳號的買主又在阿銘的網路商店裡購買商品,這次的品項繁多,雖阿銘心有疑惑,但阿銘基於相信消費者的立場,仍然協助出貨。沒想到兩個禮拜過去,買家依舊退貨,且將商品開封,讓阿銘損失慘重。令人更不敢相信的是,兩天後同樣帳號的買主又選購了兩百組商品,價值十萬元。此次阿銘忍無可忍,認為對方買主惡意擾亂他的商城,憤而寫信確認對方意圖並要求相關賠償。對方回信中,告知非故意不另取,是當下認為商品很好才下單,但沒想到付款時才發現沒有錢能給付貨款,他自己也不能控制買東西的慾望,況且網購有七天鑑賞期,他都在期限內退貨,憑什麼要他賠錢等語。阿銘看完信件後好氣又無奈,當下不知如何解決….

        各位朋友,現今網路交易頻繁,相信有許多朋友也有在網路上販售商品的經驗,遇到上述案例的狀況時,想必也傷透腦筋。究竟這個問題該如何解決呢?今天,就讓愛森來為各位解答吧!

        一、網路買賣係屬消保法第二條所規定之「通訊交易」
                       消費者利用網路購物時,若屬於事前不能檢視貨物而在網路上點選購買,賣家也同意出貨的情形,依照消費
               者保護法第二條之規定,屬於「通訊交易」。又消費者保護法第十九條規定,經由郵購買賣的消費者,對於收受
               之商品不願買受時,得於收受商品後七日內,不需說明理由及負擔任何費用,向賣家退回商品或通知賣家解除契
               約。七日內之期間係許多人所說之消費者猶豫期。惟該適用此條規定的前提是限於事前不能檢視貨物之情形,如
               果該商品已經買方檢視後並退貨,則不適用七日退貨之規定。另去年所通過之消費者保護法修改法案中也明確規
               定,若有合理例外情形,如新鮮食品、易腐敗之物品等商品,亦不適用該七日退貨之規定。

        二、到貨不取之情形
                        刑事部分,依中華民國刑法第355條之規定,意圖損害他人,以詐術使本人或第三人為財產上處分,致生財
                產上之損害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五百元以下罰金。若買家與賣家訂貨不取件或退貨的次數極高,依                 其客觀行為可推斷係有故意損害他人之意圖。惟依最近相關案例,檢察官認為雖買家在網路上訂貨卻貨到不付款                 或退貨,使商品最後退回賣家,然該退回之商品本身並若無任何價值減損,運費、理貨費等費用均屬廠商做生意                 所應承擔之風險與成本,認定不符間接毀損罪構成要件,予以不起訴處分。故依現行實務判斷,要成立毀損罪時                 有一定的難度。
                        民事部分,依民法第184條之規定,故意背於善良風俗之方法加損害於他人之侵權行為須負損害賠償責任。
                故若買方故意多次訂購卻不取貨或退貨,造成賣方運費成本上的損失,係可依照民法第184條之規定向買方請求
                損害賠償。


        以上訊息提供給各位參考,若有任何問題,歡迎不吝與愛森聯繫,讓愛森給您提供更完整的資訊與服務。

文/愛森學院
​2017/7/26


图片

    聯繫愛森
    我們重視您寶貴的建議,也感謝您對愛森的支持,歡迎與我們聯絡,愛森會以最快的速度回覆您

    [object Object]
送出
Powered by Create your own unique website with customizable templates.
  • 關於愛森
  • 最新消息
  • 服務項目
  • 教育訓練
  • 聯繫信息